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现场,英国记者阿兰·委卜宁采访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他在报道中写道:“透过这位司令员脸上的微笑,你们就会知道是中国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然而,当胜利来临,彭德怀流泪了。他站在还冒着硝烟的前沿阵地掀开一个个担架上覆盖烈士遗体的白布,他从路边的泥土中拣出一只满是弹洞的白色搪瓷水杯。“抓一把祖国的泥土揣在怀里,打一壶祖国的江水带在身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将士们对祖国的深情眷恋是如此缱绻,有的战士就倒在停战的前夜,没有看到胜利的日出。辉煌的胜利背后是巨大的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平均每天约200位志愿军战士血洒疆场,197653名中华英雄儿女在盛开金达莱花的土地上献出宝贵生命。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希望下面的四个故事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这段七十年前的往事为何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
这是关于一首歌的故事
1950年秋,当美军将战火蔓延至鸭绿江畔,人民志愿军战士们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怀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信念踏上了入朝作战的征程。“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出自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生动刻画了人民志愿军战士们顽强战斗的坚定意志和绝伦勇气。“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奔袭三所里,鏖战松骨峰,血战长津湖……“钢少气多”的人民志愿军给了“联合国军”迎头一击。而在上甘岭的坑道中,为了不让那砸向朝鲜的燃烧弹撕裂故乡那“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风景。为了“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人民志愿军战士们藏于“九地之下”,扛住了“范弗利特弹药量”狂风暴雨般的火力打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在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纵使“雪山后满是枪炮和坦克”,纵使“漫天战机密密麻麻地轰炸”,英勇绝伦的志愿军战士们“即便粉身碎骨,也断不会把这阵地给抛下”。打败了“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抽掉了“纸老虎”傲慢的脊梁,因为他们“深知今之和平得来多么不易”!因为他们坚信“红星的光芒定会照亮整座山谷”!
这是关于一群人的故事
1951年春天,一篇来自抗美援朝战场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仿佛一夜之间打开了新中国的“情感闸门”。“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幸福,千百年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千呼万唤、孜孜以求。幸福从哪里来?是人民子弟兵用枪杆子打出来的,用鲜血换来的,用胜利赢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强敌压境的时候,谁能为这个国家牺牲付出赢得胜利、捍卫和平、创造幸福,谁就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可爱的人”创造了许多传奇的“第一”,比如刘光子和他使用的冲锋枪。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突破临津江后迅速攻占江南要点绀岳山。23日,第561团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雪马里地区完成了对驻扎在此的1个营英军的包围,随即对这支英军部队发起最后的歼灭战。在这场战斗中刘光子是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2连战斗组长。他带领两名战士占领一处高地,发现山梁下有个小村子,几名英军士兵正带着武器准备往山上行进。于是刘光子向排长报告,请求将几人活捉,他让两名战士在高地射击掩护,自己冲下山去。然而警觉的敌人连开数枪,迫使刘光子不得不退回山上。刘光子不想就此善罢甘休,他决定迂回绕后顺着高地右侧爬到敌人背后,端起冲锋枪瞄准英军一阵猛烈扫射。山梁下突然冒出一大片敌人,他们见刘光子孤身一人便端起枪准备往上冲。紧要关头,机智的刘光子没有退缩而是将一颗“飞雷”猛地投向敌人,英军顿时仓惶溃散。借着爆炸后的浓浓硝烟,刘光子冲下山去,追至英军阵地中,他大喊一声“站住”,英军不知所措,纷纷扔下武器举手投降。刘光子手举冲锋枪押着英军回到山上,经过统计竟然有63名之多,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单兵俘虏敌人的最高纪录。战斗结束后,刘光子以一人一次抓获63名俘虏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孤胆英雄”荣誉称号,记一等功。在战争史上有过很多王牌狙击手,但他们大多数都需要依靠瞄准镜才能斩获无数敌人。在世界狙击手前十的榜单上仅仅有两个人是不靠瞄准镜的机瞄大神,其中一个就是张桃芳。1951年3月,张桃芳报名参加了志愿军,训练了一年半之后于1952年8月随24军进入朝鲜。1953年1月11日,张桃芳所在的二十四军接替十五军进入上甘岭阵地。因为有强大的炮火优势,许多美军根本不把志愿军当回事,不仅大摇大摆地修工事,还在上面像在家里一样吃饭喝酒,甚至有人直接在战场上晒起了日光浴。二十四军军长皮定均听到这些报告后,下令从每个阵地选出4个射手给对面的美军一个教训。二十四军72师214团3营8连9班很快选出了包括张桃芳在内的4人狙击小组,在阵地狙击台处开始了狙击作战。在头两周的时间里,张桃芳共打出9发子弹,击杀7名敌军,一下子就超过了组里所有的老射手,22天时间内,张桃芳击发247发子弹,打死71名敌军。张桃芳越打越是有想法,比如他发现美军经常派出炮兵观察员对己方阵地进行侦察引导炮火攻击。于是张桃芳决定重点狙杀敌炮兵观察员,两次成功在800米开外击杀美军炮兵观测手,令美军胆战心惊,一度把上甘岭称为“狙击兵岭”。1953年5月份,张桃芳奉调回国,志愿军总部授予张桃芳特等功臣“二级狙击英雄”称号。1951年10月2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师的出征前誓师大会上,一名年轻人代表自己的大队这样宣誓:“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不被敌人所压倒”。他就是时任志愿军空3师第9团第1大队的大队长王海。1951年11月18日下午2时左右敌军派出184架战机对多地铁路目标进行轰炸,严重破坏了志愿军部队的运输线。正当大家捕捉目标之际,王海突然发现低空有敌军60多架F-84战机,他当机立断率领大队展开攻击。王海率队从高度6000米猛冲至1500米对敌机展开进攻,在王海知己知彼的指挥下,第1大队展开了有的放矢的攻击。距敌机500米的位置上,王海开炮将一架F-84战机打成一团火球。与此同时,僚机焦景文击落了一架偷袭王海的飞机。之后王海和焦景文又分别击落一架敌机。另一边,4号机飞行员孙生禄也把一架敌机打得空中开花。此次空战中我军没有任何伤亡,取得了5比0的胜利战果。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个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他率领志愿军空3师第9团1大队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战功卓著。这支大队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正是“最可爱的人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打出了一场又一场为人称道的“神仙仗”,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夺得了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
这是关于一份信仰的故事
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儿子,也是第一位报名入朝参战的志愿军战士。去报名争取那个随时可能牺牲的“机会”,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利用职权”。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接过父亲送的大衣,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毛岸英身为领袖之子曾常在日记中这样问自己:“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去朝鲜前他也问过父亲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没想到,毛岸英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同志牺牲在朝鲜大榆洞“志司”作战室内,从报名参加志愿军到最后牺牲在朝鲜,正好是五十天。当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传回国内,毛泽东同志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却还是忍住悲痛,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当和老同学周世钊,谈及毛岸英的牺牲时,毛泽东同志回答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在毛岸英牺牲多年后,他的遗孀刘思齐曾问毛泽东同志“岸英做您的儿子合格吗?”毛泽东同志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1952年4月,作为家中的三子,年轻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朝鲜战场上给母亲写下一封家书:“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在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部队受命夺取597.9高地,黄继光主动请战和两名战士去爆破敌人暗堡,距敌人火力点不足50米处,黄继光和战友被敌人发现,在机枪的扫射下战友先后牺牲,黄继光拖着伤腿爬向敌人火力点,在地堡前他将最后一颗手雷扔了进去,接着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那一刻,距离天亮只剩下40分钟,而这位战士的生命却永远定格。牺牲半年后,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将家中唯一健全的儿子黄继恕也送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成为第23军第73师第218团第2营第6连的一名战士。1953年4月,邓芳芝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出席第二次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同志邀请邓芳芝到家中做客,当谈及毛岸英、黄继光两位烈士时,毛泽东同志对邓芳芝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的光荣,我们都是烈属”。同样是在上甘岭战场,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被敌人燃烧弹烧着,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毅力甘愿烈火焚身至死坚持不暴露目标,在重庆铜梁,保留着一封家书:“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写下这封信的人,正是邱少云。七十多年前,在那个血与火的战场上,正是有着像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一样奋不顾身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们,怀揣着坚定的信仰将青春留在了异国他乡,才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盛世安康。
这是关于一个真相的故事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还要纪念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为什么要去缅怀为了抗美援朝英雄牺牲的先烈?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者、媒体人诋毁、否定抗美援朝战争,认为出兵朝鲜的决策是错误的,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是失败的,所谓胜利不过是心理上的……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阻遏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战略企图,更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其伟大意义不可单纯以战争期间经济与军事上的得失计。一是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与教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当时的世界并没有正视中国人民。在敌我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世人,不但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一扫中国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耻辱,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时,大陆新解放区尚有一部分地区的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生政权也亟待巩固。中国大陆的各种反动势力,气焰十分嚣张,大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围攻基层人民政权,扰乱社会秩序。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时,即以最大的决心,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步伐,把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工作作为与抗美援朝战争相联的中心工作,为支援战争,也为恢复国内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并称为当时的“三大运动”。至1953年底,基本肃清了反革命,剿灭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土地改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西藏也获得了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三是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懦弱、民心涣散。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强烈地振奋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中国人民真正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聚拢成了有力的拳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带有美国陆军官方性质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在评论朝鲜战争时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四是打出了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建设积极性,至1952年底,按时完成了原定的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部恢复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取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更重要的是,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使中国赢得了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不仅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也为此后国家的全面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五是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局面。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充分认识到,没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难以打赢现代化战争。“当了裤子也要买飞机”,是当时人民军队许多高级将领渴望实现军事现代化的心声。朝鲜战场上的实践刺激,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战争期间就有了突破性改善,特别是空军建设迅速发展起来。1950年8月,航空兵部队仅有1个混成旅共4个团110余架飞机,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1953年底,发展到28个师共70个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并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形成了由各种航空兵组成的空中作战力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共中央将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作为建设的重点,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大大拉近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此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伊始,中央军委就在广东、福建沿海作出防范美军和国民党军联合登陆的军事部署,在上海到安东(丹东)的海岸线选择要点部署水雷和海岸炮。1954年开始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构筑海岸国防工事。这些都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六是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回望历史,我们深刻领略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的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自身安全的保家卫国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扬威、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永载史册。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